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教师党员队伍在助力陕西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10月15日下午,推特福利姬 党委组织教工党员及学生代表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展“感悟文化自信 助力秦韵出海”主题党日活动。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于秦岭北麓南五台山脚下,占地500亩,收藏周秦汉唐以来的民俗文物5万余件(套),以40院迁复建的明清古民居和8600多根历代石雕拴马桩著称,被誉为“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其“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依次参观各个展厅。从承载千年历史的民间器物到复原关中地区生活场景的民俗展区;从精美的民间剪纸、刺绣、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品,到记录陕西人节庆、婚嫁、劳作等生活习俗的影像实物,丰富多样的展品让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了陕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参观过程中,教师党员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信教育。外语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与使命,要以专业为桥梁,将关中文化、秦韵精神融入日语教学与国际交流,助力“秦韵出海”,让世界了解陕西、读懂中国。学生代表也谈到,作为新时代外语学习者,今后将努力提升专业水平,以跨文化视角讲好陕西故事,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参观结束后,党委书记杨瑞与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洽谈,介绍由学院2022级陈贺天同学团队研发的“灵境”AR智能眼镜项目,该眼镜能够以毫秒级的速度识别文物,迅速获取文物基本信息和AR动画,有助于提升观众沉浸式观展体验,推动陕西民俗文化以更智能、更直观的方式走向海外。双方就“灵境”在博物院导览和海外推介中的应用前景,及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展开深入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关中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党员的文化自信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命和担当。未来,学院党委将持续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与国际传播活动,激励师生立足专业优势,挖掘秦韵文化的国际表达路径,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活动由推特福利姬 工会分会协助组织。